PKT 中文站

TikTok 突然爆发的Step

发布日期:2025-01-04 14:26    点击次数:139

本文围绕TikTok 上突然爆火的Step-chickens进行分析,讲述了事件起因,发生原因以及引起的社会评价。 5月初,TiKTok上突然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头像换成了同一个蓝色滤镜的女生的头像,并且宣称自己是Step-chickens 的成员。 最近几天Step-chickens相关的tag的视频的观看量也超过一亿。 Step-chickens?看到这个词和这张图,你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 一、事件始末 TikTok上用户名为@chunkysdead的网红在TikTok发起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主要由其粉丝构成,经过粉丝投票,这个组织被命名为「Step-chickens」。 @chunkysdead宣称要通过Step-chickens占领TikTok。发起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号召粉丝把个人资料上的头像改为她自己的一张带蓝色滤镜的头像。 @chunkysdead,真名叫Melissa,93年的亚裔女孩。在TikTok录制了很多跳舞的小视频,目前在TikTok有1.7M个粉丝。Instagram有62.5k的粉丝。 她建立「Step-chickens」之后,为了证明自己及组织的影响力,发起了一系列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号召粉丝加入「Step-chickens」,加入的证明就是把头像换成她的那张蓝色滤镜自拍。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同样或者相似图片的用户。 其他组织也出来了,其中有一些是新成立的,有一些是从「Step-chickens 」脱离出来的,他们要挑战「Step-chickens」。这些组织还形成了一个联盟。 为了证明自己的影响力,「Step-chickens」和联盟开始battle。主要战场就是评论区,口号是「Step-chickens」。 第一个战区选择的是@iamphilswift(粘合剂Flex Seal的老板,喜欢自己出场打很夸张的广告,所以他的很多表情包在网上很火。)发布的最新视频下的评论区。24小时内,哪个组织刷的评论多,哪个组织就是胜利者。「Step-chickens」凭借30万条评论完胜。第二天@iamphilswift 还发布了一个养鸡场的视频作为回应。 华盛顿邮报也加入「Step-chickens」。头像换成了那张蓝色滤镜的自拍照。后来@rays(美国的一个棒球队,33.1k粉丝)和@BennytheBull(芝加哥公牛队 2.4M粉丝)的官方账号也加入「Step-chickens」。 区域扩大化,蔓延到其他平台。比如Instagram、YouTube。 「Step-chickens」发布精美海报。感受一下精美程度。 他们这样的组织,也被一些人称为Cult(邪教)。 不得不说,这个Cult算是非常火了。火到啥程度呢? App store有个社交App,之前叫Blink,之前分类是摄影和录像。 6天前,发布了新版本,把头像、标题和商店截图都换成了「Step-chickens Cult」的标志(我第一眼看到,还以为是该公司发布组员工离职前的报复)。 排名从没有姓名,到一下子最好成绩进入社交分类前10。现在社交排位41。可以看到这个热度蹭得挺好。 不过这个App不仅仅只是蹭热度,他的产品内容其实和这个Cult类型还是很相关的。这个产品主打群聊+拍视频+分享TikTok短视频(感觉有些像微信群+抖音)。这个概念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个App的产品形式确实很适合各类Cult的聚集。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爆发Step-chickens等Cult及活动呢? 或许有以下几个原因。 二、发生原因 1. 对意义的消解 我觉得可能和个人崇拜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意义的消解和对抗。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期间,消费者对移动应用的采用率急剧上升,导致全球互联网带宽消耗显着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排名前250位的移动应用程序的首次安装所使用的数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4%,达到596 PB,即5.96亿千兆字节,比三年平均水平增长52%。第一季度为391 PB。 Sensor Tower的数据总结下来就是: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停工停学,大家呆在家时间多了,无聊也就变多了,通过手机App打发时间和无聊。 而Step-chickens这样的Cult,看起来就是应对无聊的作品。但是这种应对方式,并不是寻找意义,而是对意义进行消解。 可以看到Step-Chickens并没有任何主张。 他们的刷爆评论行为,可能让我们联想到饭圈的刷屏控评,也会让我们联想到2016年左右的帝吧出征这样的事件。 但是仔细想想,Step-chickens大为不同。饭圈刷屏控评、超话PK为的是维系墙头热度,控制负面消息。2016年帝吧出征是“为了告诉台独分子,中国是统一的,不会因为你们这几个人搞分裂。”。 而Step-chickens呢? 几乎是没有任何价值主张的。他们换上头像,是好玩有趣,刷评论的开始也是为了好玩有趣。 这场Step-Chickens的突起,区别于对意义的找寻,似乎就是年轻人对意义的单纯地消解。 疫情的混沌期间,这样的消解或许,可以应对「无班可上,无学可上」的年轻人的无聊、无奈和迷惘吧。 2. 群体的传染性 TikTok的个性化推荐,有一定的去中心的作用。但也正因为个性化推荐的机制,反而让一部分更能聚焦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小中心。 一些腰部和底部的TikToker成长起来,成为小中心。因为小和聚焦,影响力的势能会更集中。 而美国的TikTok用户中,60%都是16-24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对这种「行为艺术」接受和参与度都会高一些。 一旦接受和参与,再加上发起人的引导,就会积聚成为一个特定的人群。 这个特定的人群,相互传染。《乌合之众》提到:群体的意识和智慧会低于单个人。 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好玩,但是一旦个体被装入了群体角色的容器之后,行为和特征将呈现群体的一些共性:本能化、情绪化、排外化,易于受到暗示。这个群体角色的容器,将会产生排外和战斗的情绪输出。 于是他们在发起人的操控下,发起battle,想要证明自己的影响力。而个人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他会用不可抗拒的冲力肩负起完成某些行动的使命。」 3. 成本投入赋予了价值 可能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好玩,但是后面不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种battle,有了各种数据,带来了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力。 这些成本的投入,让个体内化出「自我价值满足」的感觉。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痒点,反复刺激,会越来越痒。所以他们会到处battle,扩大战场范围。 4. 群体的分野 形成群体之后,里面角色渐渐会有分工。里面有leader,有跟随者,也有了逐利者。这些逐利者混杂其中,寻找商机。比如:Stepchickens的那个App;以及步鸡周边的商城。 有利可图会让别有居心的人推动和扩大这样的事件。 三、社会评价 Step-chickens的出现和活动也是褒贬不一。 有的人觉得,挺有趣的,挺酷的。 但是范围扩大化以后,也有的人表示:很难理解,且这样的行为会对社区氛围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你觉得呢?   原文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duWO4hZTA 译者:熊不知,公众号:产品经理熊不知(ID:xiongbuzhia),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5年产品经理经验,专注海外社交APP和编辑工具类APP的产品设计。 本文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